恼雾寺(组诗)
2025-04-28 15:01:26 作者:李剑帆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李剑帆,男,公务人员,曾用名云飞扬、云退,作品散见《大别山诗刊》、《中国诗歌》《中国诗人》《诗歌周刊》、中国诗歌网《诗脸谱》、《北京诗人》《世界诗歌》《文学天地》《2020天天诗历》《2021天天诗历》《诗日子》《湖南诗歌年选》等。

恼雾寺
恼雾寺,位于武冈市双牌镇。我在驻村帮扶期间,常到寺周散步。
描一垄轻摇叠翠的修竹
是之为秀
布一径苔痕斑驳的石阶
是之为幽
立一行虬枝擎云的劲松
是之为奇
筑一座松云相拥的六角亭
便称之为闲
再添处檐角挑雾的古禅寺
大可称之为空
且看我拈花一笑,指叩松涛
竟已是彼岸
恼雾寺奇谭
倘若,以后不写诗了
就来我山中
做个画眉的和尚
雾恼山不恼人
山恼世不恼心
敲钟时读松纹
不敲钟就数星辰
斋饭总在竹梢温着
旧梦总在檐角悬着
若有前朝遗落的月光
山门总为有缘人开着
待晚钟敲落
我可用贝叶接骨
以铜钵盛满
细碎的月光
恼雾寺的黄昏
铜钵渡化了落日
木鱼浮出水面
檐角铁马开始诵晚课
骑虎客向西卸甲
牵象人往东布棋
未缝完的袈裟
就晾在松柏枝上
掌灯僧提着竹篮
接走所有未说完的偈语
山径浮起温热米浆
瓦罐里煨着半轮残月
待木鱼声漫过脚踝
你数青砖,我数松涛
我们都是钟声里
沉淀的
晨昏
2023年5月26、27日
水府庙听水
烟波十里
我们在河的对岸坐下
谈论骤雨初晴
说到沉浮与来去
这些被风揉碎的词语
直到自己成为
一滴水,一道涟漪
一叶扁舟
成为雾中褪色的倒影
你说没有船锚能够锁住河流
浪纹推走的,又何止雁阵斜阳
还有华表上剥落的朝代名讳
纵使胸腔中灌满
千顷稻浪与松涛
仍听见上游漂来
折断的箭镞与编钟残片
空山深处,斧声惊起白鹭
摆渡人把星辰别在桅杆
醉客俯身时
杯中晃动着
整个水府庙的黄昏
2023年6月21日
原野
五月的原野,天蓝得
让人伤心
草木绿到恍惚之处
湖水发出童年一样清澈的叫声
不需要更合适的地方
借我个花影扶疏的院子
蔷薇谢了桂子香,风声
起时蝉声歇
月亮啊,肯定会踏波而来
我们静静坐着就好了
萤火虫提着灯笼经过
万物都有
心照不宣的
秘密
2024年5月27日
观画
溪水穿山而过时
颜色正在砚池里沉淀
石上褪色的瘦金体
被涟漪一横一竖重临
它们,替前人续写未竞的旧句
洗笔的墨漫过堤岸
柳色返青,桃花的红晕
比别处深了许多
每一首路过的风,都在扬起汉唐的衣襟
此时,一定有人在山顶哦吟
每一句,都会有一只白鹤飞起
白鹤掠过时,云层裂开一道朱批
河山对峙,溪水不断折解自己
像今生,像来世,无限循环中的一纸约定
2025年3月26日
车绕九龙岭
车下高速时,我把所有喧嚣
卸在了收费站
石阶招手,青苔翻译
往年的旧雨声
山掏出旧胶卷
放映我二十岁的倒影
而水固执地冲洗
每粒鹅卵石都是
未显影的底片
直到晚钟漫过大地
青苔爬上眼眶
我才发现
整座山崖正以秒速五厘米
沉入自己的倒计时
2025年4月4日
云林寺
梵声晚唱
半山亭勾勒淡蓝青檐
木檐角挑起的,不是风
是半卷未干的水墨
你数山雾:一层、两层
数到第七层时
空山突然掏出溪声
打湿了画中人的芒鞋
山影悬垂
窗格漏下月光
尘世退潮的石阶上
我拾到你遁迹时迟疑的漩涡
2025年4月5日
十三日雨霁,懒躺戏作
窗幔低垂,风雨初收,书籍泛潮
文字在纸上列队又溃散
且不论是汉,是晋,是唐,是宋
是风雨飘摇、人命如草芥的元末清初
我躺下,躺平,双腿伸开
被时间嫌弃,被枕头招安
懒翻,懒想,懒动,懒觉,像半方废印
像被雨水浸透,又被阳光收养的一片云
读诗,读史,读经,读村野俚曲
读顾准,也读顾诚
读哈耶克,也读勒庞
人世间多疾苦,书页里无浮尘
不必去想那山外山,人上人
反正风会替我,翻完所有的清晨和黄昏
2025年4月13日
塘田战时讲学院
天井在眼角摇晃
我们轻提呼吸,生怕惊醒
沉睡的英灵和墨迹
昨夜大风吹落的花叶
正堆满门槛
沙沙的扫地声
像振羽先生的笔尖
在纸页上醒了过来
烟灰落进夫夷河
孵出千万尾逆流的银鳞
时光在这里洄游
天翼先生缓缓抽出钢笔
伯赞先生摊开史书
字行在光斑里镀上金边
河风轻轻吹过,揭开
1939年的课表边角
米汤修补的“救亡”字眼
在石壁上时隐时现
扎马尾的姑娘把手机举过了飞檐
取景框里:100多双草鞋掀起积尘
木楼梯上突然人声鼎沸,它的时间
停留在民国二十八年
红旗招展,自拍杆和步枪在江边相遇
青砖睁着弹孔改作的眼睛
一块砖就是一台放映机
胶片是奔腾的夫夷
每一滴水都含有
未冷的火焰
2025年4月16日
很赞哦! ()